吴斌,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辽宁公司(东北区域总部)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劳动模范、辽宁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三十多年来,吴斌始终坚持工作在科研一线,主持科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13项;获专利授权36项;制订国家标准(含国家标准样品)38项、行业标准12项;主编专著5部、发表论文70余篇。近年来,公司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成功,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获批辽宁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辽宁省质量基础设施行业标准化工作站、辽宁省大型科学仪器共享服务先进单位、大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获聘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实物标准协作实验室,成为辽宁生态农业及土壤改良产学研联盟成员单位,建立东北区域质量基础设施科普教育基地,获评全国科技活动周表现突出单位……为此,吴斌做出了突出贡献。她始终坚守在科技报国最前沿,以科技造福于民为出发点,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深耕检验检疫领域,勇攀科技领域新高度。
把牢安全技术关,坚守国家安全门
吴斌长期工作在检验检疫的第一线,是检验检疫的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领军人才。她曾以食品技术专家的身份,代表国家前往挪威、丹麦等贸易国,就“进境三文鱼中检出单增李斯特菌”等问题进行技术谈判,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面包蟹等进口水产品中铬Cr超标的问题,她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赴法国进行谈判和磋商,共同应对跨国水产品安全问题。她还曾代表中国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洛杉矶年会上做题为《微生物方法验证/确认技术》的报告,提升了中国标准化领域的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
吴斌主持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子课题“基于恒温扩增装备的生物战剂快速检测技术应用研究”,研制的生物防恐装备适用于会议中心、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实现炭疽杆菌、布鲁氏菌等生物恐怖因子现场快速排查。由她牵头的行业标准“口岸负压隔离留验设施建设及配置指南”,成功应用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建设,为守好国门提供标准依据。第八批、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工作中,吴斌作为中国中检集团生物安全产品线首席专家,第一时间带领团队赶赴沈阳,制订方案,提前演练,现场指挥,高标准完成了对专机机舱、烈士棺椁和遗物、仪式现场的检疫处理工作。
探索科学新领域,开辟战略新兴产业新赛道
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吴斌认为,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就难以赢得竞争的新优势。她主持的“有害生物防治产品线关键技术研究”,深入研究有害生物防治的原创技术,构建其检测——作业——评价——信息化的多维度技术体系,开发有害生物防治的快速监测与检测、全方面处置、效果评价以及智能指标关联等技术,形成新型消毒剂和消毒装置,借助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结合人工智能手段,构建有害生物防治产品线数据库,打造一个面向国境和公共场所有害生物的信息采集——溯源——存储——分析一体化的原创技术策源地,建立“技术开发——药械研发——信息化应用”联动机制,实现防治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保护社会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的目标。
在2021年大连市重点研发项目“新型生物传感器技术及其在疾病快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中,吴斌和团队研究利用血液等体液进行肺癌肿瘤标志物快速检测的技术,开发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成本低、易于社区普及和推广的检测设备,开辟了公司战略新兴产业新赛道。
培树科研新力量,助力行业标准化
吴斌还承担了公司科技创新、实验室建设和推动公司向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转型的重任,她努力工作,不负众望,主导创建科技创新专家工作室,组建科技创新队伍,制定了科技创新系列规章制度,带领团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取得了突出成绩,彻底改变了公司以往科技创新工作几乎为零的状况。
2019年,她创建了中检集团首个科研创新专家工作室,工作室采用“专职+兼职”的双层结构、“1+5+N”的组织架构,努力打造一支年轻化、高知化、专业化的科技创新团队。工作室目前拥有专职人员6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2名,高级职称占比从33%提高到83%,有4人次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任职。工作室充分发挥专家的示范引领效应,聚合团队力量,在动植物检疫、生物安全、有害生物防治、农食安全、生态环境、生命健康、大宗产品检验检测、标准化建设等领域开展连续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推动业务降本提质增效,助力开拓新兴市场,团队成员中1人被评为大连市劳动模范、3人获得大连五一奖章荣誉。
由吴斌牵头研制的细菌、病毒、毒素等36项国家标准样品,解决了标准样品稳定性和均匀性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填补了行业空白。她牵头的集团“十四五”标准化规划的制定工作,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技术积累和创新,提升了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在推动全社会科技发展方面,她于2023年主持筹建并运行“质量基础设施科普教育基地”,并对公众免费开放,服务当地群众,推动科普工作的社会化和经常化,践行央企的社会责任。她主导的“大连市中国中检辽宁公司海智工作基地”,借助中国中检集团的网络优势,开展科研项目合作与技术交流工作,为推动地方发展提供了优质资源。由其负责筹建的东北区域石化实验室和煤炭实验室,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在2021年1月顺利通过CMA/CNAS二合一现场评审,涵盖汽油、柴油、航空燃料、残渣燃料油、原油及矿产品、煤炭、焦炭等13个领域中的259个检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