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公司在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进程中,以市场化为导向,以增强企业活力为重点,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充分汇聚内部智慧,注重顶层设计,全面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全方位重塑劳动、人事和分配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成效。
思想先行,制度保障,推动改革顺利落地
为推动改革顺利落地,公司制定并印发了《中国中检安徽公司薪酬管理办法》《中检集团安徽公司职业通道发展管理办法》《中检集团安徽公司技术职务评定实施细则》。在体制机制层面对员工进出、干部任免、收入增减全方位、全过程形成了闭环管理。在此基础上,统筹做好员工思想动员工作,多次组织召开宣讲会,对相关办法进行解读,制定印发岗位竞聘方案,引导全体干部职工理解改革、参与改革、支持改革。
对标市场,优化组织架构,激发企业内生活力
为不断适应行业和公司的发展需要,采用市场对标方式,优化组织架构,精简用工总量。面对职能边界不清、权责边界不明等情况,立足战略目标,充分对标先进样本,结合自身实际,运用“合并法”“加减法”,优化机构设置,强化精简、高效、集约运行。
以“央央合作、央地合作”为指导思想,为市场化业务、大客户业务赋能,成立了合作发展部;将经营管理、合规管理、战略投资等职能融合,改组成立运营管理部;对照集团产品线运营模式和央企专班的业务发展趋势,对认证中心、检验中心分别进行改组,优化了部门设置,与集团改革发展同向而行,与集团衔接更为紧密,效率大幅提升。建立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用工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和岗位职责,确定了合理用工的数量,为后续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完善“三能”机制,加大改革攻坚力度
牵住三项制度改革的牛鼻子,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截至 2022 年 4 月底,已在公司及各级子企业全面实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按集团总体部署扎实推进改革工作。
安徽公司认证中心、检验中心相继开展了全体起立、竞争上岗工作,共有17名干部参与正、副职竞争上岗,中层管理人员从22人调整为20人。打破固有身份、年龄、资历等条条框框,通过竞争上岗,充分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激发了广大中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严格市场化招聘标准。今年3月,通过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专场校招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内部推选、北京外企人力资源公司猎头招聘等多种形式,以公司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为重点,改善公司现有人才结构,为公司引进更为契合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创新一体化职级体系。建立了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的多通道职级体系,成立技术职务评定委员会,开展2022年度技术职务评定工作,选拔出一批技术骨干进入技术序列发展,打破“管理通道唯一性”“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惯例,打造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拓宽员工不同的职业上升渠道,畅通降级、退出通道,做到“能上能下”。
深化全员绩效考核机制。在绩效考核全员覆盖的基础上,结合每月的业财分析会,按季度考核部门绩效,公开考核结果,严格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做到“能进能出”。
能力贡献决定薪酬水平。不断深化薪酬体系改革,严格实行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双重管控,贯彻落实基于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结合的工资管理制度。根据各部门对公司利润的贡献,对工资总额进行分解;根据经营目标、经济效益情况进行季度监测,对结果进行清算评价。收入分配向行业领军人才、“高精尖缺”人才和一线苦脏险累岗位倾斜,合理拉开了收入差距,实现收入“能增能减”。
风劲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快马加鞭。安徽公司三项制度改革取得现阶段性成果不是终点,公司将继续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整体部署,积极探索改革新方式、新方法,持续激发企业动能,于变局中育新局,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